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裴永中青花力作《八仙过海》青花尊,南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游玄德道长题跋落款
中华自古多名瓷。从原始青瓷到民国粉彩,中国名瓷层出不穷,从中国五大窑之“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再到景德镇著名瓷都等,皆为世人赞誉。而极具中国传统水墨画效果的青花瓷,自出现以来尤为受人们的青睐,被誉为最具中国气派和民族特色的瓷器,素有“永不凋谢的青花”之美誉,700年来在中国的瓷器史上一直占据着霸主的地位。
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青花瓷是继青瓷、黑瓷、青白瓷和彩瓷之后,被公认的瓷器艺术界的一朵奇异之花。它是以苏麻离青钴矿为原料,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1380高温还原焰一次烧制作而成的釉下彩瓷器,发色鲜艳,图案线条晕染妙效,永不褪色,釉面莹润,抚之如脂,自古以来为皇室贵族、达官显贵所喜爱。
青花瓷不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跟着年月的消逝,也卉越来越显现出自身的增值与保藏价值。在古玩市场上,品相好的青花瓷常常受到买家的热情追捧,其中,明清青花瓷的身价更是成倍上涨,青花瓷的行情可谓是长盛不衰。
青花瓷之美 绝世之瑰宝
古法烧制瓷 十烧九不成
八仙过海青花尊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裴永中创作,南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游玄德道长题跋落款,作品选用福筒双龙耳的器型,器型端庄大气,寓意巧妙吉祥,通体是青花绘“八仙贺寿”的人物故事图,八仙人物神态各异,眉目、发饰、服饰都逼真传神,每仙各踏一云,云纹层次丰富,错落有致。八仙也分别代表了男女老幼、富贵贫贱各个阶层,同时八仙有祝寿、祈福、健康平安的寓意。
青花八仙鹿头尊 乾隆爷御用贺寿
乾隆之际, 社会审美时尚是以皇家的艺术品味为中心,在宫廷造办诸艺百工所涉及制作的各式陈设中, 表现皇室宗教信仰的器物当为一大宗, 出自景德镇御窑厂的青花八仙鹿头尊即是一件反映彼时宫廷对道教尊崇的佳作,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青花八仙鹿头尊的造型颇费心思,重视之程度可窥一斑。
青花八仙鹿头尊 卖场上的天价王
清乾隆青花八仙贺寿双耳尊 清乾隆青花八仙贺寿螭耳尊 2012年保利拍卖
2016年苏富比拍卖 3220万 4444万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在中国传统的绘画、 雕刻、 漆艺中, 常用明八仙与暗八仙来装点修饰, 以示喜庆吉祥, 福乐长寿。《八仙过海》 青花尊完整再现了“ 明八仙” 与“ 暗八仙” 的图像, 细节丰富, 形象完整。八仙指的是道教中八位惩恶扬善、 济世济贫的神仙, 即汉钟离(钟离权)、 张果老、 韩湘子、铁拐李、 曹国舅、 吕洞宾、 蓝采和及何仙姑。八仙赴蟠桃大会, 兴致极高, 开怀畅饮, 不觉大醉。张果老急忙率众告辞, 在昆仑山云端上忽望见东海滔天, 吕洞宾来了兴致, 鼓动众人到东海一游。八仙来到东海之上, 吕洞宾又提议, 众人不得乘云而过, 须各以物投水, 乘所投之物而过。于是, 八仙纷纷以所携宝物(即法器) 投海, 最终俱得渡海, 是谓“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
八仙过海青花尊
取自 “ 千古第一瓷 ” 百鹿尊的造型
清乾隆百鹿尊
八仙过海青花尊
皇家技艺 匠艺传承
八仙过海青花尊
使用苏麻离青钴料 发色艳丽纯正
八仙过海 寓意吉祥 广为流传
《八仙过海》 青花尊胎体沉实, 釉层肥润。口沿和圈足各绘一圈回字纹;八仙人物神态祥和各异, 每位仙人均脚踏祥云, 流云旖旎, 祥蝠飞舞;海面浪涛翻滚, 嶙峋寿石矗立其间, 灵芝、寿桃等仙草瑞果自石上生出。画面布局饱满, 充满喜庆气氛, 纹饰描绘笔触细腻精湛, 尤其细若游丝的海浪波纹颇见功力,众仙神情精妙, 仙风道骨尽显无遗。
青花霸主 大师手作 古迎帝王 今候阁下
2007年作品《瓷绘全本红楼梦》 作品在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博览会上获得2007年“ 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 金奖” ;
2008年作品《瓷绘全本红楼梦》 二百四十二幅在2008年7月18日至9月18日“ 奥林匹克之旅, 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 期间, 被评为首批“ 中华民族艺术珍品” 奖;
2009年作品《瓷绘全本红楼梦》 成功认证英国世界吉尼斯记录;
2015年作品《凤》 作品在第五届中国(浙江) 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中荣获“ 金奖” 。
2002年作品《思潮》 被“ 中国历史博物馆世纪收藏” 收藏;
2007年作品《补天》 被“ 中国国家博物馆艺术品中心” 收藏;
2008年作品《萨马兰奇肖像》 被欧美奥林匹克之旅组委会、 “ 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 收藏;
青花绝技 薪火传承
为推动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千年青花技艺, 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裴永中大师精选等级更高的高岭土, 手工拉坯, 采用裴永中大师自己配置苏麻离青烧制成的, 采用了两种画法, 一种是双钩填色和青花分水, 一笔点画, 双钩填色, 施以透明釉后入窑经过1380度高温一次烧成, 成品率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