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货号: 2020812203953797
- 商 城 价: ¥198000.00 元
- 上架时间: 2020年08月12日
- 已 销 售: 套
- 浏 览 量: 已有人关注
- 下单前请微信联系商家
- 商品介绍:
【藏品名称】故宫乾隆三宝
【发行背景】故宫建院90周年
【创作大师】袁广如、袁霖、江春源、王金兰
【产品价格】 198000元
发行背景为了纪念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盛事,践行国家藏宝于民的惠民政策,北京故宫文化首次推出以古代宫廷经典玉器为原型的文化收藏品。历时1年,在1700万国宝遗珍中,选取乾隆皇帝的贴身玉器为原型,诚邀袁广如、袁霖、江春源、王金兰等多位中国玉雕大师,复原乾隆宫廷造办处皇家玉雕技艺,采用与原品材质一致的玉料,推出和田玉纪念藏品《故宫乾隆三宝》——“太上皇白玉玺”、“龙凤薄胎玉壶”、“吉祥盘龙玉瓶”。
藏品原型的价值
《故宫乾隆三宝》的原型采用中国和田玉(白玉、青玉、青白玉)雕刻,由宫廷造办处玉器匠人精雕而成,通体晶莹欲透,圆润天成,线条流畅自然,在高低起伏间,充分展示玉的特质和玉器匠人高超的雕刻手法,是乾隆朝玉雕工艺的代表。
“太上皇白玉玺”原是乾隆皇帝登基六十年禅位时下旨御制的唯一一枚圆形宝玺,寓意“皇权在握”,深受乾隆皇帝喜爱,地位极为尊贵。这枚白玉圆玺经常钤印于内府收藏的书画之上,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代韩滉的《五牛图》、晋代王献之的《中秋帖》,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唐寅的《品茶图》轴等都钤印有此玺。另外,在一些宫藏古器物之上也能见到,如台北故宫所藏新石器时代至夏代的玉圭上。
故宫乾隆三宝“太上皇白玉玺”原型对比
作为乾隆时期的重要玉玺之一,这枚白玉玺屡创拍卖纪录。2007年在香港苏富比的拍场上,以4625万港元(折合人民币3700多万元)成交;2010年在香港苏富比“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季拍卖会”上,以9586万港元成交;2011年,又以1.61亿元人民币成交,至今为止仍是全球玉器藏品的最高成交价格。
藏品鉴赏
名称:《故宫乾隆三宝》之太上皇白玉玺
材质:和田白玉
尺寸:直径约5.4cm,高约6cm
重量:380克
雕刻大师:袁广如、袁霖
故宫乾隆三宝
“太上皇白玉玺”玺顶阳雕象征刚健中正的“乾”卦,与“隆”字同音的双螭龙纹环绕周边,玺璧四周阴刻乾隆帝《自题太上皇宝》御题诗,玺底阳雕篆书“太上皇帝”四字。 此白玉玺玉质温润细腻,顶部钮雕及四周的御题诗文字刻工流畅精细,形态自然,有着典型的“乾隆工”风格。重现此宝,着重突出“乾隆工”玉质之美、琢工之精。
名称:《故宫乾隆三宝》之龙凤薄胎玉壶
组成:一壶四杯
玉壶:通高约10cm,通长约16cm
玉杯:高约2.5cm,口径约5cm
重量:全套约250g左右
材质:和田青玉
雕刻大师:江春源
工艺介绍
玉雕薄胎工艺起源于乾隆,是乾隆工的代表技术。乾隆爱玉如痴,令清宫造办处借鉴国外的玉雕技艺,结合中国工艺的优良传统,制作出更胜一筹的“乾隆薄胎玉器”,其 特点是“莹薄如纸”、制作复杂、耗料巨大、雕刻难度极高,因此被公认为是中国玉雕国宝级技艺。
龙凤薄胎玉壶以故宫珍藏乾隆御制薄胎玉器和历史文献为参照,历经数年攻关,上万次实验,攻克失传几百年的乾隆薄胎玉雕工艺难点,成功再现已丢失的乾隆御制龙凤薄胎一壶四杯,堪称文物复原中的大事件。同时,也标志着当今玉器工艺技术的发展再攀新的高峰,可谓中华民族复兴的象征之宝。
龙凤薄胎玉壶为青玉质,含一把薄胎玉壶,四件玲珑玉杯,运用薄胎技艺手工雕琢而成。壶身主体图案为“云中祥龙、牡丹引凤”。龙为瑞兽之长,凤为百鸟之王,龙凤齐飞于福海祥云,富贵牡丹之间,象征着和美富贵,吉庆祥瑞,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壶身上下边沿处及壶盖之上雕琢如意莲花瓣纹饰,寓意吉祥美满。此薄胎玉壶上选和田玉青玉整料,玉质细腻纯净、紧密坚韧,壶形及壶身图案构图严谨祥和,做工精致细腻。采用水磨技艺,经取料、出坯、粗雕、勾描、细雕、掏膛、精修等数十道手工工序,通体玲珑薄透,雕琢既细且薄,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乾隆工”玉器薄如纸的境界。
名称:《故宫乾隆三宝》之吉祥盘龙玉瓶
材质:和田青白玉
尺寸:长约9.6cm,高约18cm
重量:500克
雕刻大师:王金兰
此盖瓶结合挖膛、透雕、浅浮雕、高浮雕等多种工艺制作,线条婉转流畅,龙纹生动有力,打磨严谨,雕工精湛,一丝不苟,将各种传统工艺糅合变通,碾琢细致,如雕似画。重现此宝,着重突出“乾隆工”设计之妙、造型之奇。